(资料图)
汽车产品形态、交通出行模式、能源消费结构和社会运行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产业进入叠加交汇、融合发展新阶段。必须抢抓战略机遇,巩固良好势头,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信息通信等领域优势,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不仅仅是新能源整车行业高速增长,配套产业链也持续呈现高景气发展态势。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拉开序幕,在新能源汽车需求旺盛的带动下,锂电行业相关上市公司的业绩普遍大增。在今年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如此大放异彩,凸显了上下游产业的发展韧性。我们也更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稳健向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也将持续蓬勃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将持续。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表明国家对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视,强调了新能源在整个汽车工业中的发展地位,也再次重申了新能源是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不止是新能源汽车本身,《产业发展规划》还试图推动探索新能源全产业链的布局和完善,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跨界协同,鼓励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电子信息、通信等领域企业组成联盟,以及对内深化行业管理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和加快融入全球价值链等。将通过系统性手段夯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做大做强。
一是下游的强烈需求。碳30·60目标的确立,使得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迎来长期的发展机会,下游的光伏装机量需求暴涨,对上游的硅料、硅片、电池片等整个产业链都造成了供给不足的压力。再加上一部分海外能源危机导致的光伏需求爆发,共同使得下游装机需求持续高涨。二是供给不足。光伏产业上游的硅料生产周期长,从投资到满产,大约要经过18个月的产能周期,无法及时满足下游暴涨的需求,主要硅料大厂基本在2021年下半年开始扩张产能,按照产能周期,2022年下半年开始投产、2023年上半年开始大规模释放产能,因此硅料产能紧张的供求局面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三是疫情及地缘政治冲突导致的全球供应链不稳定。由此引发的结构性供应链断裂问题。四是硅料成本上涨导致的价格上涨。硅料是耗能大户,其中约30%的成本是用电成本,而去年和今年多次出现“电荒”,使得硅料的生产成本都有一定的上行, 进而传导到硅料的价格。
随着汽车动力来源、生产运行方式、消费使用模式全面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内在需求,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创新和更加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时代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产业发展动力,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形成互融共生、合作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新能源车方面,随着新能源车单月渗透率不断提高,市场虽然对其未来增长潜力仍有所担忧,市场担忧情绪有所缓解。且国内新能源车逐渐占据全球市场,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车占比20%,占比在不断提升。新能源车产业链有望复制光伏产业,占据海外市场成为另一增长极。
出色的网络链接功能已成为很多车主买车时的主要评选标准,无线手机充电器、数据传输、实时扫描路牌和传感器、远程启动车辆等人性化的功能大
工业机器人本体方面,今年上半年,埃斯顿研发投入达到1 84亿元,同比增长36 44%;汇川技术研发费用为10 05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推动新型
(相关资料图)据悉,新工厂位于堪萨斯州迪索托,将是松下在美国第二座电动汽车电池工厂。该工厂最初将扩大松下2170 EV电池的现有产量,目标
近期,迈赫股份、埃夫特等工业机器人行业上市公司密集收获汽车自动化产线重大订单项目。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行业加速扩产,产业上下游对自
【资料图】科技日报讯 (记者雍黎)重庆首个搭载5G基站的无人飞艇近日试飞成功。记者从中国移动重庆公司(以下简称重庆移动)获悉,该无人飞艇